今日更新消息 跨境電商賬戶凍結風波再起,支付服務商尋求解決方案
原標題:跨境電商賬戶凍結風波再起 支付服務商尋求解決方案
越來越多跨境支付服務平台正各顯神通,積極幫助國內跨境電商賣家落實合規經營舉措。
近期,國內跨境電商賣家王先生有點“煩”——因為6月PayPal突然凍結他的海外收款賬戶,導致他數十萬元資金取不出來。
“原先我還盤算著複工複產可以令企業跨境電商業務發展重新回歸正軌,但PayPal此舉一下子打亂了我的經營計劃。”他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有類似遭遇的國內跨境電商賣家為數不少。
6月,PayPal對眾多國內跨境電商B2C賣家采取了賬戶凍結措施,其中包括眾多通過獨立站方式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小微企業。究其原因,PayPal認為這些國內跨境電商賣家或違反其運營規則,包括涉嫌違反其他企業商標品牌等知識產權,通過快遞空包刷流量,大打價格戰進行不正當競爭等。
“隨著近年跨境電商產業持續火熱,部分國內小微企業在業務出海過程的確存在合規意識薄弱等問題,比如他們會仿製生產海外熱門商品進行銷售,但此舉可能涉及侵犯其他企業的知識產權;此外有些國內跨境電商賣家不惜大幅壓低價格以擴大業務收入,但此舉可能招致海外其他同行投訴,導致PayPal等跨境電商支付清算平台以不正當競爭而凍結賬戶。”一位國內跨境支付服務平台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要解決這些問題,跨境支付服務平台一方麵需將風控“前置”,若發現跨境電商賣家存在上述行為就迅速勸誡,幫助他們規避這些經營風險;另一方麵需通過線上線下案例分析等方式,經常向跨境電商賣家灌輸合規經營意識,引導他們主動遵守海外跨境電商平台的相關規定,最大限度降低賬戶凍結風險。
“目前,我們在推進本土化經營同時,正通過客戶經理線下分享等形式,向境內跨境電商賣家開展合規經營教育,幫助他們盡快了解海外大型跨境電商平台、金融機構、監管機構的規則。”Payoneer派安盈大中華區銷售總經理秦童向記者透露。
秦童提到,為幫助國內跨境電商賣家更好地落實合規經營措施,跨境支付服務平台還提供了增值服務,與全球知名電商平台開展合作為賣家提供綠色入駐通道,增值服務之一便是為國內跨境電商賣家提供KYC材料預審核流程全指引服務,還包括全麵運營指導等服務,幫助跨境電商賣家盡快完成從0到1的上線孵化。
上述國內跨境支付服務平台負責人認為,要更有效地解決跨境電商賣家的賬戶凍結問題,溝通將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在實際操作環節,有些知名電商平台與跨境支付清算機構由於不了解境內跨境電商賣家的經營狀況與業務流程,僅僅憑借物流收貨不及時,客戶投訴率較高等原因采取賬戶凍結措施。在這種情況下,跨境支付服務平台需與這些知名電商平台開展緊密溝通,一方麵協助合規經營的國內跨境電商賣家進行申訴,盡可能挽回賬戶凍結損失,另一方麵要讓後者了解國內跨境電商賣家的經營行為,減少彼此的誤解。
跨境電商賣家的“意外波折”
近日,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聯合XTransfer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小微企業出口貿易(B2B)指數報告》(下稱《報告》)顯示,5月中旬以來,國內中小微外貿企業迅速扭轉了因疫情造成的業務下滑趨勢,尤其在6月,中國外貿出口先行指數顯著回升,這一方麵得益於國內疫情迅速得到控製,供應鏈恢複,積壓性需求釋放一定程度提振了外貿景氣度回升;另一方麵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密集出台多項穩經濟穩外貿措施,助力中小微外貿企業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實現業務迅速回升。
《報告》顯示,上半年國內中小微外貿企業外貿收款量同比增長8.8%,令他們擁有更充足的資金持續推動複工複產。
然而,PayPal突然采取賬戶凍結措施,導致部分國內跨境電商小微賣家驟然遭遇新的資金周轉壓力。
王先生向記者透露,由於數十萬外貿收款資金被凍結,如今他們正麵臨上遊供應商貨款無法結算,員工工資難以發放等問題,導致企業經營壓力驟增。
此外,設立獨立站的跨境電商賣家遭遇的損失更大。他們為創建獨立站與品牌推廣花費不少資金,如今賬戶被凍結,導致他們此前投入可能“前功盡棄”。
記者多方了解到,早在3月,PayPal已對部分國內跨境電商賣家采取賬戶凍結措施,但未能受到後者的足夠重視;6月以來,PayPal的賬戶凍結範圍與力度明顯增強,眾多設立獨立站的境內跨境電商賣家均被波及。
一位熟悉獨立站運營的跨境電商服務機構業務主管向記者透露,由於跨境電商賣家通過獨立站模式擁有更大的自主經營決策權與自主獲客渠道,他們往往會通過“快遞空包”刷流量打響知名度,刻意壓低商品價格爭奪市場份額,這些看似“平常”的舉措恰恰最容易被知名電商平台與跨境支付清算平台盯住,以不正當經營為由凍結賬戶作為懲罰措施。
“此外,侵權知識產權已成為國內跨境電商賣家賬戶遭遇凍結的重災區。”他指出。有些國內跨境電商賣家為了提升營業額,爭相仿製生產銷售海外某些熱門產品,但此舉存在很多商標、品牌、產品等知識產權侵權問題,隻要海外企業投訴,境內跨境賣家就很難規避處罰。
這位跨境電商服務機構業務主管告訴記者,目前部分賬戶凍結的跨境電商賣家處境尷尬,按照PalPay的處罰規則——單次違規行為或遭遇2500美元罰款,他們的海外收款賬戶餘額或將直接“清零”,令跨境電商業務“血本無歸”。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跨境電商賣家已決定關閉獨立站並暫時離場。
前述國內跨境支付服務平台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他們正協助某些國內跨境電商賣家向PayPal申訴,爭取通過自證清白盡可能挽回資金損失。但與此同時,跨境電商賣家也需審視自身業務模式與經營行為,大幅提升合規經營意識避免“踩雷”。
“隨著全球反洗錢法律法規、企業安全合規經營監管趨嚴,不排除未來知名電商平台與跨境支付結算機構仍會對違反他們規則的行為采取賬戶凍結等處罰措施,要徹底規避這種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合規經營。”他直言。
跨境支付服務商助力企業合規經營征途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跨境支付服務平台正各顯神通,積極幫助國內跨境電商賣家落實合規經營舉措。
“近期我們針對跨境電商賣家合規經營風險開展排查,一旦我們發現他們存在大打價格戰不正當競爭、產品侵犯海外企業知識產權、快遞空包刷單等行為,就會督促他們迅速糾正。”一位國內跨境支付服務平台風控總監告訴記者。
但要做好這些工作,絕非易事。首先,不少跨境電商賣家不會主動告知自己的違規行為,跨境支付服務平台需通過智能化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及時全麵了解跨境電商賣家的各種經營行為,及時洞察發現他們的某些違規行為並給予勸誡;其次,跨境支付服務平台還需構建自動化的風控技術,一經發現跨境電商賣家的違規行為就能進行主動攔截相關交易,作為督促後者合規經營的重要措施。
“與此同時,我們正嚐試與PayPal、Amazon、eBay等平台深入溝通,讓他們了解國內跨境電商賣家的某些經營做法,避免彼此因誤解而出現賬戶凍結等措施。”他告訴記者。這背後,是跨境支付服務平台需要具備比跨境電商賣家更具前瞻性的視野,一方麵將全球最新的反洗錢法律法規,各大跨境電商平台的交易規則納入自身風控體係,協助跨境電商賣家及時糾正某些違規經營做法,另一方麵則通過案例講解等方式,讓境內跨境電商賣家及時了解最新的跨境電商平台交易規則,優化自身業務模式以淘汰某些涉嫌違規的交易行為。
秦童告訴記者,從2015年布局中國市場起,Payoneer派安盈在推動本土化經營同時,一方麵采用行業高標準的金融安全技術,讓合規經營的客戶收款無憂,無需擔心資金無緣無故凍結或被盜,一方麵則通過客戶經理線下分享等方式,對跨境電商賣家開展安全合規教育,引導他們熟悉海外電商平台與跨境支付結算機構的交易規則,持續提升自己的合規經營意識。
在他看來,跨境電商賣家可以通過聘請合規風控專家嚴格審查自身業務,在遵守國內外監管與合規政策的基礎上進行業務調整,從源頭杜絕違規行為,就能最大限度規避賬戶凍結風險。此外,他們還需嚴選注重合規的跨境支付服務平台,依托後者經驗與風控能力助力自己規避某些看似不起眼、但可能觸發賬戶凍結風險的違規行為。
秦童認為,跨境電商賣家合規經營意識的持續提升,將有助於中國小微企業在全球跨境電商業態的競爭力更上一層樓。
《報告》也顯示,通過全球買家信任度、產品吸引力、出口運營效率三大維度進行綜合評估,在複工複產與政策扶持的共同助力下,5-6月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競爭力指數快速回升,在6月達到上半年最高點。
XTransfer創始人兼CEO鄧國標向記者透露,若國內跨境電商小微企業持續提升合規經營意識,他們的國際競爭力還將進一步增強,究其原因,一是國內中小微外貿企業的經營策略相對靈活,能更快適應外部環境變化與海外客戶需求,二是越來越多中小微外貿企業正注重打造自主品牌,令“中國製造”對海外買家的吸引力持續增強;三是國內中小微外貿企業的產品出口結構進一步改善,正向更高附加值與產業鏈升級方向發展,為自身拓展新的業務發展空間。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